【献礼建党96周年】贫困村的“眼镜书记”——宜春学院教师党员郑利华用行动点亮扶贫村的致富梦
发布人: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7-06-30   浏览次数:2979

    在上高县田心镇斜溪村,有这样一位第一书记,村民们都喜欢亲切地叫他“戴眼镜的书记”。2016年6月,“戴眼镜的书记”来到斜溪村,村民们总是能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在田间地头穿行,书记不会说上高话,对谁都是笑颜相待,村民都很喜欢这位从学校里来的新书记。

    “戴眼镜的书记”名叫郑利华,是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的一名教师。2016年6月,他走下三尺讲台,来到斜溪村,当起了一名扶贫干部,成为宜春学院驻斜溪村扶贫队第一书记。

    2016年,这已经是宜春学院定点帮扶上高县田心镇斜溪村的第二个年头了,在上一任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斜溪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得到逐步改善。

    可是郑利华第一次踏上斜溪村的时候,摆在他眼前的,依然是贫困户家中逢雨必漏的现状,依然是老百姓看天吃饭的现实,依然是村民们迫切想改善生活的渴望。

    郑利华心中是一百个着急,斜溪村何时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在郑利华的扶贫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农村是块广阔的新天地,那儿是我们这些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学者大展身手的大舞台,也为我们学者理论联系实践提供了大好机会。为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献计出力也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就这样,郑利华开始了他在斜溪村的扶贫工作。


“眼镜书记”遭遇“水土不服”

    初到斜溪村的郑利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身份的转变要怎么适应,在三尺讲台站惯了的他,从一名人民教师到村里的一把手,面对的不再是天真稚嫩的大学生,而是村里上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孩提,从知识的传授到真真正正为老百姓谋福祉,这样的转变让郑利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适应。

    老百姓愿不愿意听他的?要用一种什么方式和大家进行沟通?郑利华冷静下来思考着。

    “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下来!”郑利华决定主动和村民沟通,从了解他们的基本诉求开始着手,把沟通放到田间地头,放到村民的家里。

    “在这里,你不是以前高高在上的大学教师,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是他们脱贫路上的指南针,掌舵人,只有真正了解了老百姓的需求,你才知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真的很简单。”

    正当郑利华决定主动出击,走访村民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来了。

    斜溪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的流失,村里大多都是留守老人,从外地来的郑利华与村民们沟通时犯了难,老表说的都是上高话,这怎么和他们交流呢?

    郑利华找到了斜溪村村支书习秋生,寻求他的帮助。

    2016年7月23日,郑利华在习秋生的陪同下,开始了他担任第一书记后的第一次走访调研。第一户选择的是村里的贫困户,儿子重病在床,家里只有年迈的母亲和瘦弱的孩子,眼前的景象让郑利华深受触动,在习秋生的翻译下,郑利华仔细的在自己的扶贫记录本上记下了这一户的详细情况。

    “不能让一个人在扶贫路上掉队!”针对不同的贫困户家庭情况,郑利华和村里商量,对每一个贫困户采取差异化扶贫的路子,积极利用现有的资源,对贫困户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让扶贫措施更加适应斜溪村现实,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路子找准了,斜溪村在郑利华的带领下“撸起袖子加油干”。

郑利华看望村里留守老人


盘活资源 创新思路拔穷根

    郑利华把熟悉情况、摸清村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他带领工作队吃住在村,工作在村,走村串户,与群众交朋友,结穷亲,把斜溪村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摸透,将民情记在纸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

    更让斜溪村老百姓想不到的是,郑利华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天天走村串户,去收集民意,化解矛盾,拉近与本村干部群众的关系。

    在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郑利华拓展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机制,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中有策”。郑利华带领工作队通过调查分析认识到,斜溪村基础设施落后、教育不兴、产业效益低是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斜溪村“三大穷根”。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总体目标,郑利华向村两委班子提出了“用足用活四个资源”的建议,即用足用活政府政策资源、用足用活帮扶单位资源、用足用活全村人力资源、用足用活本村生态资源,此建议一经提出就得到村委干部的一致认可,并作为扶贫攻坚的基本原则。

    把工作思路和斜溪村的老百姓们一说,安静的小山村顿时就沸腾了。“我们村山好水好,可以发展特色种植,现在城里人都吃绿色食品,这应该是个好路子。”“可以依托现有的劳动力发展养殖业,我看有的地方搞稻田养鱼,又种了稻又养了鱼,一举两得。”“你还别说,我觉得我们这空气挺好的,老人家也长寿,城里现在空气不行,我们可以搞农田观光游,让城里人来这里呼吸真正的好空气。”在扶贫日志本上,郑利华一一记下老百姓的建议。

    “当大家真正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的时候,扶贫工作开展起来就顺利多了,大家的建议很多都具有可实际操作的意义,老祖宗说的‘集思广益’就是这个道理。”郑利华写道。

    扶贫工作不等不靠,在村民们的支持下,郑利华开始了在广袤的天地间大展拳脚。

    郑利华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寻求各方支持,为本村发展积极跑项争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郑利华协调宜春学院捐助近20万元资金和物品,改善了村小办公条件、教学设施、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等办学条件,走访了贫困生家庭,并联系学院教师一对一帮助这些贫困生,留住了教师,留住了学生,教学成绩提升到全镇村小前列。

    在郑利华协调下宜春市体育局投资8万元的健身工程项目获批立项,如今已经竣工的健身文化广场,配有篮球架、音响设备和其他健身器材,村民有了一个安全、清洁、方便的健身场所。

    宜春学院党委组织部、资产设备处及相关部门和教学院始终心系帮扶村,郑利华协调宜春学院各单位千方百计调配校内办公设施和购买新设备,先后多次向斜溪村捐赠各类办公用品,争取落实投资40万元的村部改造项目,村干部在村部可以上网办公、搜索信息,视野更加开阔,效率更高,服务群众效果更好。

    郑利华还带领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上门联系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最大限度地向上级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项目、移民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项目、园田化项目等,争取资金200多万元,这在斜溪村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最多的村。

    同时,工作队带领村民解决了涵洞多年堵塞等问题,加快实施了斜溪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所有自然村开通了无线广播,播放政策、健康、环保、致富等方面信息,村民可以在田间地头听到“斜溪声音”。

郑利华与村里留守老人交流


精准扶贫 搭建村民致富桥

    村民袁百昌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但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自己养起了小山羊。他没有结婚成家,和另外两个残疾人组成了特殊家庭,照顾他们的生活。郑利华主动与他结对帮扶结对子,经常登门看望袁百昌,和他一起分析创业中面临的难题,鼓励他继续创业,带领村干部为他进行生态养殖提供便利条件,为他的特殊家庭送去慰问金,鼓励他们战胜困难,鼓励他继续当好村部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村民闻顺根一家在斜溪村的房子倒塌了,无法居住,他带着家人在外地租房住。虽然他平时不住在村里,但郑利华经常通过其他村民了解他的近况。因为贫困,他的妻子离家出走,年幼的两个孩子由80多岁的老母亲帮忙抚养。闻顺根没有固定职业,几乎没有收入来源。郑利华鼓励他回乡劳动或创业,还协调村两委帮助他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并自掏腰包送钱给他的母亲。

村部墙上挂着脱贫攻坚清单

    郑利华带领工作队为贫困户排忧解难,不但解决了贫困户生产生活上的难题,也加深了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而且体现了驻村工作队扶贫的真心实意,赢得了村民的广泛信任,从而为工作队扶贫工作凝聚了人心。

    郑利华深知:“输血”扶贫不是长远之计,斜溪村要想脱贫致富,最终要靠“造血”激发自身活力和动力。只有挖掘出生产潜力,村民拥有稳定的收入,才能确保斜溪村的发展具有持续性。为了彻底拔掉“穷根”,郑利华与村两委班子一道把发展生态产业作为斜溪村脱贫致富的首要工程来抓,引导扶持本村村民调整产业结构。

    斜溪村山青水秀,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资源是本村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郑利华与村两委决定紧紧围绕生态经济做文章,逐步延伸生态产业链条发展产业的思路。首先从见效快、低风险的烟叶种植着手,为开展产业扶贫锤炼了队伍,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特别是土地流转,贫困户每亩土地能拿到租金300元,由过去送田给人种,到现在租金见涨,一地难求的局面。

    其次,工作队还鼓励农户进行特色生态农业生产,进行了较大面积的罗汉果、白莲等特色生态种植,已经产生了效益。全村的生态养殖也开始走上正轨。

    郑利华还联系上了全国敬老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高志云,邀请他多次到村调研,为斜溪村实施生态养老产业做准备。由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到生态养老,一条生态产业的链条逐步清晰可见。

    村里有了扶贫新政策,越来越多的人返乡创业,村里面貌一新,人气倍增。“以前村里的人没事做,在家睡觉、打牌,现在转变了思路,我们重新拾起了农具下地干农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生活有了盼头,日子越过越好!”如今,斜溪村的变化巨大,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指日可待!

村部墙上挂着的脱贫计划表

郑利华有个心愿,有一天这面墙上的工作卡都会变成绿色的

    记者后记:宜春学院与斜溪村结对帮扶两年来,村里的变化让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郑利华也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好书记”。三尺讲台托起扶贫攻坚的梦想,青春在山野间闪耀光辉。从教书匠到山野农夫,郑利华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把满腔的热血播撒在富饶美丽的赣鄱大地。

    宜春学院各级党组织立足自身,积极投身于扶贫攻坚的建设。宜春学院每一位党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坚持在扶贫第一线,与老百姓始终站在一起,帮助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青山绿水间奏响了宜春学院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号角,为党的96周年献礼,以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2016宜春学院党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 电话:0795—3201291